选项A、B和C,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选项D,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本题关键点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题目梳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选项D,由于税法不认可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其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提示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17年9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00元;9月7日购入甲材料3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310元;9月21日购入甲材料4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90元;9元28日发出甲材料500千克。9月份甲材料发出成本为( )元。
点击查看答案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
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 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
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 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
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 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
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 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APP下载
公众号
电话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