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析
(1)中心思想:
本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探究,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格,培养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怀。
(3)导入环节:
同学们,我们每年都在经历季节的变换,寒来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此花开尽更无花而一枝独秀的梅。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也曾写下词盛赞它。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及写梅花的诗词)。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时,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今天我们就跟着作家一起回忆一下她
的外祖父与梅花的故事。
揭示梅花之魂的环节:
过渡: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A.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B.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C.仔细想一想,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何谓梅花魂?
D.全班交流: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带。
拓展交流:说说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人物?(文天祥、苏武等)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外祖父对梅花,对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敬佩;读出梅花坚贞不屈的傲骨;读出远在他乡的游子对祖国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