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真】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将进入世界前三位;全球葡萄酒过剩时代结束,即将步入短缺时代。
葡萄酒界流传着“七分原料,三分工艺”的说法,意即决定葡萄酒品质最重要的因素是葡萄产地。G 省的葡萄种植基地、葡萄酒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北黄金产业带上。适宜的纬度、最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加之大幅度的昼夜温差、适宜有效的气温和干燥少雨的气候,使G省成为国内生产葡萄酒原料的最佳区域之一。
G 省葡萄酒产业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等一系列朕炙人口的赞美葡萄酒的诗歌经久不衰。从历史史料中不难看出自汉朝以来的2000 多年,西北黄金产业带的葡萄酒,一直闻名遐迩,享誉盛赞。
然而,G省葡萄酒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地位却不尽人意。2011 年国内四大葡萄酒知名品牌占据国内市场份额60% 左右,而G 省最具竞争力的高华品牌只在华南和西北地区占有很低的市场份额,省内另外几家企业的葡萄酒基本未进入省外市场。2011年G 省葡萄酒企业年销量仅占全国销量的1.1%。
以下三个方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G 省葡萄酒企业的竞争力。
其一,相对千国内东部产区而言,G 省产区交通条件欠发达,因此葡萄酒产品在外运过程中成本较高。
其二,随着市场的发展,包装对于葡萄酒来说不仅是保护商品、方便流通的手段,更成为一种差异化、准确定位目标市场的营销方式。而G省与葡萄酒产业相关的包装印刷业发展缓慢,企业产品包装品的制作和商标的印刷主要依靠南方地区的企业提供。
其三G 省绝大多数葡萄酒生产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产品销售网覆盖地区有限,彼此之间的竞争不够充分。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完善本地葡萄酒企业发展环境,G省酒类商品管理局实施了"抱团走出去,择优引进来” 的策略,通过开展品牌宣传、招商引资等多种手段,努力提升G省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
要求:
资料一
1984年,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万欣公司与U国L公司签订了每年贴牌生产20万套万向节的合作协议,开展代工生产OEM业务。1994年,万欣U国公司在U国注册成立,万欣公司正式进入U国汽车零部件市场。
虽然有为U国客户代工生产的经历,但是作为中国第一个走进U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万欣U国公司来自新兴市场的低端形象很难得到U国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同。万欣U国公司在注册时就被当地同行奚落“你们还不如养马有前途”;公司向U国企业出售经检验没问题的油脂时却以质量不合格为由屡遭退货;公司向客户提供自己擅长的低价供货方案,客户根本不买账;公司尝试向U国K公司推销产品时,业务员连门都进不去,只能在传达室谈业务;公司初次收购U国当地企业并调整员工假期遭到工会强烈反对,工会声称“即使倒闭也不会让中国企业兼并”。接踵而来的歧视和挫败让万欣U国公司意识到自己不能凭借母公司在国内资源能力的优势获得认可,要在U国生存必须适应U国规则,并彻底融入U国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体系。
万欣U国公司将“瞄着U国主流社会”的本地化改造作为首要任务,不再沿用母国总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万欣U国公司聘请U国人为首席运营官和首席财务官,在内部建立起一套符合U国国情的运营体系,重新设计了一整套规范的工作程序。在用人方面,万欣U国公司打破从国内大量派人的老框框,从当地招聘人才,按当地标准付薪。这一系列本地化举措使万欣U国公司弱化了中国企业的形象,满足了U国市场对一家普通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期望。此外,万欣U国公司在与客户交往中的表现也一步步获得认可,例如在市场出现波动 时,一家积压了大量库存的客户向万欣U国公司求助,尽管当时公司自身经营也有困难,但还是立即收回了库存并换新货给客户。后来这家客户主动搭桥,使一家知名企业成为万欣U国公司的大客户。
万欣U国公司在U国逐步立稳脚跟后,开始收购些品牌价值高但经营不善的公司。1999年万欣国公司收购L公司,这笔收购使它取代L公司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万向节专利的公司。2000年万欣U国公司收购T公司,从而成为u国最大的汽车轮毂加工装配基地和供应商。2001年万欣U国公司又收购U国零售商A公司,获得了A公司的汽车制动器技术与品牌、U国连锁维修店和采购渠道。万欣U国公司非常注重规避跨国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在收购L公司时,为了绕开工会的制约,万欣国公司联手当地企业一起收购;在收购T公司时,万欣U国公司不仅没有解雇富余员工,还扩建厂房并招收新员工,帮助T公司渡过难关。
万欣U国公司在与当地客户的积极互动中彰显自己的信誉和能力,让外界逐渐了解并默许这家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壮大。
资料二
2003年万欣U国公司正式成为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同年收购K公司,该公司是翼型万向节传动轴的发明者和全球最大的一级供应商;2005年万欣U国公司收购U国F汽车公司的一级供应商S公司和轴承企业G公司。一系列成功的收购进一步为万欣U国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加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汽车产业是受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U国三大汽车公司陷入困境。原本现金流耐受力就较差的U国企业在危机冲击下纷纷倒下,众多供应商走向破产。而谨慎的资金管控措施让万欣U国公司在金融危机中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此前万欣U国公司成功地帮助些危机企业扭转局面在业内积累了不错的声誉,危机爆发后很多企业主动找到万欣U国公司希望能够被其收购。万欣U国公司曾经在竞购H公司时败于一家私募基金公司,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家基金公司被迫清盘,H公司的管理层主动沟通希望被万欣U国公司收购。
金融危机中万欣U国公司找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万欣U国公司意识到金融危机前公司要尽可能适应和服从外部环境的要求,危机后公司则应当发挥自身优势,朝更有利的方向施加影响。
万欣U国公司运用自身和总部独有的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帮助很多危机中的U国企业渡过难关,并做出“即使公司有困难,仍然保证一不裁员、二不减薪、三不减福利”的承诺。
DR公司是一家汽车电子感应器公司,在金融危机中不得不出售。出售前公司所有者联系了万欣U国公司收购过的公司,了解到这些公司被收购后得到万欣U国公司及其总部很好的资源整合,因此拒绝另外4家竞标收购者而决定出售给万欣U国公司。2007年U国AI公司被万欣U国公司并购后其大股东评价“万欣的并购会让现代化的U国汽车工业企业变得更加赚钱”。
2008年U国F汽车公司旗下的M工厂因严重亏损被迫剥离。万欣U国公司收购M工厂后对其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在并购H公司后停掉了该公司的一些生产线,将设备运到万欣公司中国公司进行生产,H公司主要负责组装、技术开发、测试、售后服务和物流,以发挥各自优势。在收购U国T-D公司后,万欣U国公司通过对T-D公司和中国总部进行优势和资源的对接,把等速驱动轴打造为继万向节之后又一个世界老大产品。2009年万欣U国公司收购U国DS汽车转向轴业务后,为十分不景气的U国汽车业挽救约150个工作岗位。一系列的并购及其之后的资源整合,不仅拯救了被并购公司,也让他们认识到万欣公司的强大实力与中国国内完备的产业配套能力。
同时,万欣U国公司收购一级供应商,通过财务支持帮助它们渡过难关,为3500位U国人保住了工作,也让万欣U国公司生产的零部件得以在U国三分之一的汽车上使用。
资料三
新能源汽车的问世对传统汽车制造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在全球环境保护的压力下,万欣公司也开始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挺进。但是由于起步晚、缺少高端技术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万欣公司的电动车零部件核心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内外的领先企业,也缺少整合供应链的资源和能力,更没有早期进入者所具有的经验曲线等成本优势。为了克服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诸多障碍,2012年底,万欣U国公司协助集团总部参与竞购深陷破产危机的U国AB公司。
AB公司是U国一家研制和生产锂离子能量存储设备的厂商,曾被U国政府和市场寄予厚望。竞购期间U国诸多政府官员与行业专家强烈反对将AB公司卖给万欣公司,他们认为AB公司是U国重点企业且部分业务和军方有直接关联,被万欣公司收购会威胁U国国家安全。为了减少万欣公司在U国受到的政治压力,万欣公司向国内备案以获得国家的背书,增加谈判筹码;万欣公司始终承诺整体收购,并维持其2000多名员工的工作岗位,这与其他8个竞标者只对AB公司的部分业务感兴趣不同;更关键的是,万欣公司只收购AB公司的民用业务,绝对避开涉及军方的业务。万欣公司的收购方案展现了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得到了AB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高度认可,妥善化解了来自外界的压力。
对AB公司的收购完成之后,万欣U国公司代替总部开始直接接管万欣公司在U国的新能源汽车业务。2013年公司聘请U国人R先生管理AB公司,要求他在不影响研发的前提下不断削减开支。R先生削减医疗福利,取消了免费食物和卡布奇诺咖啡机等待遇。在甩债务、拓业务、削福利这三板斧之后,AB公司终于扭转了亏损,开始步入正轨。之后,万欣公司继续向AB公司提供培养核心业务必要的财务支持,推动AB公司进入汽车电动化、电网储能及其他全球性市场,包括进入中国市场。
2013年10月万欣公司将其所有的电池制造业务交给AB公司承担,这成为双方建立互信的重要里程碑。万欣公司还开放了AB公司的实验室并建立“AB创业技术项目”,与20多家电池公司开展联合研发。万欣公司通过收购AB公司获得了世界顶尖的电池技术,与全球主流客户建立了业务联系,在新能源电池领域也更具号召力。
2014年初,经过多轮角逐,U国批准了万欣U国公司对FS电动汽车公司的收购,标志看万欣公司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产业。在收购FS公司期间,万欣U国公司同样遭到非议,被指责“偷窃U国技术”。然而FS公司所在州州长和议员对万欣U国公司表示支持:“万欣U国公司在U国20多年,形象一直比较靠谱”。并购后,万欣U国公司履行承诺,将FS公司的工厂从欧洲F国搬回U国,复产后创造了300多个工作岗位。
2015年11月,FS公司宣布与D国BM公司结成重要合作伙伴关系,万欣U国公司认为 这一合作不仅将技术和资本绑在一起,而且将名誉与品牌绑在一起。万欣U国公司又一次向U国新能源市场展现自身实力,也让评价者认可其在新业务中的行为和战略。
要求: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观念的转变,酒店行业中高端消费的市场越来越大。专注于三四线城市经济连锁酒店经营的优尚公司意识到,不同消费群体有不同的消费需求,酒店行业细分已成为未来的大趋势;仅仅集中于三四线城市经营经济型酒店将面临新的风险。优尚公司开始拓展业务与品牌,进军中高档酒店,不断挖掘投资者及细分人群的需求,兼顾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寻求最佳平衡点。
2015年7月,优尚公司对外发布三大新酒店品牌,标志着公司开始着手中高档酒店品牌建设。为了设计出成本低、质量好,又能确保加盟商能盈利的产品,几年来,优尚公司推出一系列创新模式。
(1)“投一产多”的运营模式。除了经营酒店住宿业外,还开展了辅助业务,如在酒店大堂开设蛋糕店、面吧,在房间销售毛巾、浴巾等产品。运营一年后,酒店辅助业务的盈利远远超过住宿业务的盈利。“投一产多”运营模式比传统运营模式酒店多35%的收益。
(2)“住酒店可以不花钱”。与“投一产多”运营模式相配套,优尚公司为顾客构建了一个生活分享平台:大堂的沙发、灯具、各种装饰,以及客房的床垫、靠枕、床单、小摆件、 毛巾、浴巾、洗浴用品、水杯、家具甚至壁纸,顾客只要是体验后喜欢的,都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下单购买。顾客只要购买等同房价的物品,就可以免收房间费用,优尚公司这一举措的基本思路是,家居用品行业大约有50%的毛利,但生产厂家净利不超过5%,因为销售过程中会产生仓储、商场展示、扣点、物流等费用。如果家居用品生产厂家把酒店作为一个商场来展示和销售商品,就会节约所有铺货的费用,那么只需从50%的毛利中拿出一部分补贴酒店,就可以收到双赢的效果。
(3)打造互联网智能公寓。优尚公司将旗下的中高档酒店蓝港公寓定位于互联网智能公寓,引领时代潮流。公司引入020(即online线上和offline线下)模式和酒店式标准化管理,推广“住宿、社交、管家式生活服务”的酒店模式。智能酒店系统可以远程调控客房里的温度、灯光模式、音乐、空气温度与洁净度;移动设备可无线连接智能电视,实现双屏互动。智能化体验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4)与生产经营家电、金融、旅游、家居、智能门锁的五大行业巨头达成品牌合作。通过强强联合,增加信用住宿、无息贷款、投资扶持、微信开锁等功能,优尚公司的酒店生态更加开放,为酒店行业发展探索新的契机。
要求:
海浪水泥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水泥及其熟料的生产和销售,2002年2月成功上市。
海浪水泥总部坐落于A省。A省是全国水泥生产主要原材料石灰石储量第二大的省份,且石灰石质量较高。海浪水泥凭借先天条件坐拥原材料成本和质量优势。
水泥产品体积大、单位重量价值低,而且其资源点和消费点的空间不匹配,这些是造成水泥行业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海浪水泥利用自身位居长江附近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推行其他水泥企业难以复制的“T型”战略布局:在拥有丰富石灰石资源的区域建立大规模生产的熟料基地,利用长江的低成本水运物流,在长江沿岸拥有大容量水泥消费的城市群建立粉磨厂,形成“竖端”熟料基地+长江水运、“横端”粉磨厂深入江、浙、沪等地 市场的“T型”生产和物流格局,改变了之前通过“中小规模水泥工厂+公路运输+工地”的生产物流模式,解决了长江沿岸城市石灰石短缺与当地水泥消耗量大之间的矛盾。
海浪水泥不断完善“T型”战略布局,率先在国内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低投资、国产化的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标志着中国水泥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确保公司为市场提供规模可观的低价高质产品;公司在沿江、沿海建造了多个万吨级装卸水泥和熟料的专用码头,着力建设或租赁中转库等水路上岸通道;集团设立了物流公司和物流调试中心;公司强化对终端销售市场的开拓,推行中心城市一体化销售模式,在各区域市场建立贸易平台;公司物流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GPS和GIS为核心的物流调度信息系统实现了一体化、可视化的管理。通过“T型”战略的实施,海浪水泥进一步巩固了其“资源一生产一物流一市场”的产业链优势。
2018年海浪水泥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0.50%,净利润同步增长88.05%,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营业收入增长幅度。
要求:
2004年1月,以B2C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综合性网络零售商喜旺公司注册成立。此时在电商领域,无论是用户规模或是平台数量,早期进入者云里公司已占尽先机。为了突破云里公司一家独大的状况,喜旺公司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和控制,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1)自建物流体系,喜旺公司早期与大多数电商一样,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商品。随着商品年销售量的不断增加,第三方物流配送能力不足、每天数千单货物积压问题日益显著,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喜旺公司决定自建物流体系,并于2007年投资2000万元建立东速快递公司,专门为喜旺商城提供物流服务,服务范围覆盖200多座城市,东速快递公司的成立,大大提高了喜旺商城全国配送商品的速度,为喜旺商城的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此后,喜旺公司不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将大量资金用于物流队伍、运输车队、仓储体系建设。到2011年,喜旺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7个一级物流中心和20多个二级物流中心,以及118个大型仓库。
(2)进一步整合物流配送资源和能力,2014年3月,喜旺公司并购迅风物流,喜旺公司与国有邮政公司达成战略合作;2016年5月,喜旺公司并购“快快”,实现“两小时极速达”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喜旺公司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其下游配送的效率取得质的飞跃。
(3)运用多种方式整合与完善商品采购与供给端。为了确保上游供给商品的质量与可靠性。2014年4月,喜旺公司与国内最大海洋牧场微岛公司达成合作协议;2014年6月,喜旺公司投资智能体重体脂称P产品;2015年5月,喜旺公司投资7000美元建立生鲜电商果园;2015年8月,喜旺公司与国信医药公司合作,使用户在喜旺平台可购买处方药品;2015年8月,喜旺公司出资43亿元战略入股永芒超市,取得10%股权。永芒超市是国内超市中最好的生鲜品供应商,拥有业内最低的生鲜品采购成本。永芒超市的门店超过350家,但还不能覆盖全国。线上线下两大零售巨头原本是竞争对手,达成合作后,再永芒超市门店尚未覆盖的区域,喜旺公司可以与永芒超市共同提供020服务(即online线上网店和offline线下消费),因此双方还有较大的潜在合作空间。
要求:
资料一
1994年,电表行业的巨头升达公司进军空调行业。由于当时国内空调还是属于少数人的奢侈品,升达公司与业内其他公司一样,产品定位于比较高档的空调。因为升达空调没有品牌优势,产品人格又与竞争对手不相上下,所以升达空调在规模上一直没有多大突破,年产量不到60万台。
经过几年的努力,升达公司生存下来。1999年之后,升达公司意识到,国内空调从少数人的奢侈品转为大众消费品的时机已经来临,市场需要大量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的“民牌”空调。处于弱势地位的升达公司找到了挑战竞争对手、壮大自身的法宝一一以人格制胜。
经过缜密的策划之后,2002年4月,面对百余名记者,升达公司突然抛出《空调成本白皮书》》文中指出,一台1.5匹的冷暖型空调的生产成本为1 378元,加上销售费用370元、商家利润80元、厂家利润52元,市场零售价应该是1 880元。而当时市场上同为1.5匹的其他空调人格大多在2 800元到3 800元之间。
升达公司在公布空调成本的同时,将其空调产品全线降价,平均降幅达20%。升达公司得罪了同行,却赢得无数的消费者。2003年,升达空调销量达到了250万台,进入国内前三强,比2002年高出近100万台。升达公司发动的价格战也使整个空调行业的产品人格节节下滑,市场均价从2002年的2 500元降到2003年的2 000元。
升达公司在空调制造业发动价格战并非鲁莽之举,而是以其自身优势为底气的。
首先,在升达公司家乡N市,做空调配件的企业很多,整个空调产业链已经成型,升达公司通过整合这些企业,产品零部件自制率达到90%,与同类企业一般不超过50%的自制率相比,在零部件成本、生产率、设备利用率、规模经济等方面都具备整机制造成本优势。以空调的关键元器件冷凝器和蒸发器为例,其成本在空调总成本中一般占80%以上,而升达公司自2000年建立分厂以来,该种元器件的成本就下降至原来外购时的3/5左右,而且质量更好。
其次,公司在2001年引起全球最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ERP,配合内部各个部门严格的承包制的实施,对提高企业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第三,在采购环节,升达公司同时采用自制和外购两条路线,当自制的质量和价格有优势时,采用自制iv自制明显不如外购有竞争力时,就毫不犹豫地采用外购,甚至关掉自制部门。升达公司借鉴国外企业“全球论质比价采购”的模式,其加工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自动生成设备购自J国;保证镀层10年不脱皮泛锈的瓦格纳喷涂设备是引进D国的;制造空调塑壳的ABS粉料来自H国;机身上的所有接插件购自M国。这些设备和原料共有的特点是品质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好,价格最低。
最后,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人员结构和灵活的民营企业机制是升达公司成本优势的又一源泉。升达公司是新办的企业,没有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负担;升达公司发挥其灵活的民营企业机制,实施全方位的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提高企业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二
然而,质疑甚至批评之声一直伴随着升达公司:“升达公司的‘价格屠夫’策略是不是在自断创新之路?”“升达公司低价营销得到了规模优势,但牺牲了品牌优势。”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与产品更新换代,大众的空调消费需求开始从“功能型”向“品质型”转变。升达公司日益认识到启动新的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早在2012年,升达公司就敏锐察觉到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在整体布局上确定了互联网、智能化发展战略。
为了避开与国内空调行业优势品牌的正面较量,升达公司将目标客户聚焦在新一代网络消费群体,充分依托电商平台,用18-35岁年轻消费者熟悉的代言人和沟通方式,建立起年轻化、时尚化的品牌形象,打造了“倾国倾城”、“淑女窈窕”等情感化的明星产品,吸引了一批有时尚要求、重情感又注重性价比的年轻人群。这样的选择让升达公司的产品品质与创新力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在随后的2013年,升达公司开始进行企业产品升级,累积投入超过30亿元用于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先后推出二级供应链管理、引进全球领先检测设备、吸纳超过50%的硕博人才组成创新研究团队,从根本上把控产品品质。2017年,升达公司智能工厂落成投产,以更加标准化、高周转率的技术实力,实现产品品质的又一次提升;在J国建立研发中心,实现智能化产品占比超80%;筹建多个智能制造基地累计投资超过150亿元,为实现空调产业全智能一体化做好准备。
资料三
2017年下半年以来,升达公司意识到,虽然电商存量市场很大,但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线上流量红利在下滑。面对市场环境新的变化,升达公司采用了两个新的战略举措。
一是与国内著名电商普天组建联合团队,打通商家与平台的供应链,全面提升电商渠道供应链效率。升达公司和普天旗下天鸟、乐淘融合的智慧供应链系统销售预测准确率达到70%。升达空调原来的电商渠道供应链SOP(即标准操作程序)分为18个节点,操作共需33个小时,新的系统上线以后优化为6个节点,操作只需1个多小时,大大提升了供应链效率。
二是抓住国内电商平台纷纷下沉开店的机遇,向基层市场渗透,逐步熟悉终端零售商渠道。升达公司放弃了向经销商层层压货、完成销售任务后给予返利的销售模式,而是采用“互联网直卖”方式,只发展一层终端零售商,产品订货起点定为8台。这样做的好处是投资少,不压货。目前升达公司拥有1.5万多家终端零售商,这些终端零售商通过手机APP直接下单,升达公司接单后通过各区域的仓储中心调配,由第三方物流送货到店。升达公司已建成社会化的售后服务网点7500个,覆盖国内98%的县市。终端零售商或用户通过云平台寻找所在地的升达公司售后服务人员,由他们抢单帮助安装、维修。在“互联网直卖”模式下,终端零售商不管卖多少台产品,每一台的利润都是固定的,不和总销量挂钩。这不仅有利于市场价格体系的稳定,也克服了传统模式下渠道库存严重、层层加价、经销商资金周转慢、利润不稳定等弊端。
2018年11月,升达公司与以线下销售为主的长宁家电零售公司合作,共创智慧零售新模式。升达公司作为长宁家电品牌主力军,通过长宁零售公司快速开启渠道下沉绿色通道,从线上渠道转移至线下渠道,在运营上借助长宁零售公司在市场上的口碑和服务,形成很强的品牌竞争力。
2018年12月,升达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双轮战略”规划,从以前“通过厂家直供的方式真正让利于经销商,打造至真至诚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延伸到“以升达公司主导产业为基础搭建020(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平台,为更多中小企业服务,全面赋能线下经销商”。“双轮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深耕零售发展的模式。
2018年,升达空调总销售量达到1500万台,在国内排名第三;在电商平台上,升达是销量最大的空调品牌。升达公司致力于推动模式创新、技术革新、品质升级,已然成为国内家电行业的佼佼者、互联网时代空调智能化的“领头羊”。
要求:
APP下载
公众号
电话
咨询